本書是忻平教授主編的有關近代上海城市化及其社會生活的學術專著。內容涵蓋豐富,涉及城市管理、社會階層控制、移民社會建設、企業(yè)發(fā)展、社會文化生活等上?,F代化歷程各個方面;大量引用歷史檔案文獻,資料翔實。多為個案研究,代表性強,學術價值較高,從不同側面展現了近代上海的建設過程。作者也大都已在中國近現代史和上海史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忻平,1954年生。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曾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大量學術和行政職務。長期從事近現代中國城市社會史、上海社會生活史、中日關系史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曾于1996、1997年先后赴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和美國交流、講學。1999—2000年作為日本文部省國際交流基金學者在日本進行學術交流研究一年。代表作有《王韜評傳》、《民國社會大觀》、《從上海發(fā)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與上海社會生活(1927—1937)》、《1937:深重的災難與歷史的轉折》、《全息史觀與近代城市社會生活》等,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先后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課題多項,曾任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系列項目首席專家。
學術格言:“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則無所得矣!”
章 城市化與都市管理
江浙軍閥戰(zhàn)爭與上海特別市的發(fā)端
現代教育:20—30年代上海人社會化的主渠道
城市人口結構對30年代上海娛樂業(yè)的社會影響
1931年江淮大水義賑募捐機制及其特點研究
一一以上海為中心的考察
介紹、服務與職業(yè)培訓
一一國民黨社會部上海職業(yè)介紹所簡述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后上海對舊人員的接收與安置
論新中國成立之初政府對社會異質性的消解
一一透過上海游民改造的分析
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探析
第二章 社會群體與社會階層
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近代社團組織
20世紀前期上海中產階級的發(fā)展模式與群體特征
1927—1937年上海律師業(yè)發(fā)展論析
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力車夫群體研究
一一以20世紀20一30年代為中心
1929年上海中醫(yī)界反對廢止中醫(yī)案的抗爭
第三章 旅滬群體與移民社會
小刀會起義與上海近代移民趨勢變化
從國家讓渡到民間介入
一一同鄉(xiāng)組織與近代上海外來人口管理
旅滬寧波移民自然構成、社會構成分析
轉化與傳承:四明公所與寧波旅滬同鄉(xiāng)會的比較考察
城市近代化中的上海閩商
近代上海福建人群體結構與特點
近代旅滬徽商的“鄉(xiāng)土之鏈”
一一徽寧會館述論
“身有所寄,心有所托”
一一戰(zhàn)后上海待遣曰僑的集中管理
第四章 企業(yè)發(fā)展與經濟生活
技術引進與企業(yè)發(fā)展
一一抗戰(zhàn)前章華毛絨紡織公司的個案研究
試論近代上海民營企業(yè)的對外技術選擇
1926--1931年上??壗z業(yè)勞資關系述評
試論1920、1930年代上海童工問題
旅滬寧波幫企業(yè)家的營銷韜略
抗戰(zhàn)前近代中國民族企業(yè)市場營銷策略的心理學分析
一一天廚味精廠案例研究
中國企業(yè)史蘊涵的經濟文化精華
第五章 社會生活與文化記憶
20世紀30年代上海城市文化地圖解讀
一一城市娛樂區(qū)布局模式及其特點初探
聲音傳播的社會生活
一一1927年至1937年的上海廣播演變軌跡
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初探
近代民俗變革的動力考察
一一以上海為個案
都市變革中的上海方言
民國時期上海的集團結婚
一一一種政府行為的考察
開歷史先河的上海女子體育運動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清末民初中國民眾西醫(yī)觀念的演變與發(fā)展
一一以上海為中心的歷史考察
30年代上海中醫(yī)界團體精神之建立
后記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