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如光》是詩人陳陽的詩歌精選集。詩人將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索轉化為詩行,節(jié)制而熱烈地表達著對生命當下的認真體悟。詩歌內(nèi)容關注當下,緊跟時事,歌頌希望和英雄,也歌頌生活的平常與細碎;詩歌風格明亮,總是對世界作出積極的回應,呈現(xiàn)出一種向上的社會精神。詩人以詩歌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努力生存,從未屈服于外界的障礙而放棄掙扎,肯定人生的本質是一首詩,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使得筆下詩歌生命力蓬勃,詩意盎然。
陳陽,男,筆名酉石。四川作家協(xié)會、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星星》《中華詩詞》《中華辭賦》《四川文學》《草堂》等。曾在“詩詞中國”等多個詩歌比賽中獲獎。
列隊在數(shù)字中國的旗幟下
筑云,世界掙脫原生的枷鎖
乘云,時空因此被重新定義
云圖,萬物喜悅和世界沉默的演化
信息時代
我們的肉身春光瑩瑩
電信戰(zhàn)“疫”(組詩)
九摹,滇西南(組詩)
甬道中的面壁者
問 答
堡 壘
靜 止
單維的存在
讀與解
交響的成都
念頭與英雄
投 擲
多么暢快
白 菊
閃 爍
刺梨果
我透明如光
誰把海給了我
歸 野
蟬 鳴
外公的話
故 鄉(xiāng)
荒蕪的憂郁
回 家
逝 鄉(xiāng)
寂靜的微笑
流水照見的面孔
老屋及其聯(lián)想
冬眠的村莊
枕著故鄉(xiāng)入定
除 夕
星空之下
上燈(外四首)
逃離的我們
旋渦中的我們
星子一樣沉靜的
被洗禮的海
在鋸口般的裂縫中
致加繆
山頂?shù)娜跊]
落葉紀念碑
陷落與走出
素 描
梔子花雖然枯萎
惹人羨慕的貓
只有聲音是自由的
五 月
天藍的種子
哪里在哪里
把自己釀成酒
點燃光陰
鴿子花下
旅行的味道
歸 途
倒 影
思考的蓮
雨 夜
青春印象
跑向空白
在呼吸中放空
夢與失眠
蟄 伏
春 分
時間的皺紋
海 鳥
補 夜
作 別
老巷子
湯 圓
瀑布舔過陽光
后來的蜘蛛
折 疊
春的重量
呦呦鹿鳴
哪里的柳
……
自 序
寫詩是一場盛大的修煉
詩的種子是沒有分別心的,然而種子的生長有不同的選擇。她可能未及發(fā)芽就已經(jīng)朽壞,可能始終保持種子的形態(tài),也可能破土而出卻又夭折,還可能倔強地發(fā)芽、抽枝、活活潑潑地生長。海德格爾說:“人生的本質是一首詩,人是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边@個論述既是對存在的意義的肯定,更是對存在的艱難的表達。而詩,則如同這句話本身一樣,無論其內(nèi)核表達了什么,個人以為,都應該充滿希望的光輝。李白寫“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然而最后他寫道:“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倍潭痰脑娦袇s完整地傳達出堅韌的生命和勃勃的希望。正因為如此,詩歌具備遙望究極的力量。而我們,在這種遙望中獲得了希望。
雖然中國傳統(tǒng)詩歌與現(xiàn)代詩歌的源頭不一樣,傳承有所區(qū)別,但詩之所以為詩,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經(jīng)說過:“生命總是努力生存,生命力絕不會放棄掙扎而屈服于外界障礙?!睂ξ襾碇v,這種掙扎外顯的結晶,主要以詩歌的方式來呈現(xiàn),無論是舊體詩還是現(xiàn)代詩。從這個意義上講,詩歌拯救了我。文字和詞語是沉默的,而在這種掙扎中組合并能體現(xiàn)這種掙扎的,是詩的雛形或者說詩的火花。進一步寫作的過程,就像編寫密碼電文,或者出謎語,得把這種掙扎的最直白的表達隱藏起來,代之以節(jié)奏的變化、意象的營造及其他可能的手段。在這樣的方向上,我愿意并且不斷地改造著自己。
當然不能太自我??鬃诱f:“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蓖醴蜃舆M一步闡述:“于所興而可觀,其興也深;于所觀而可興,其觀也審。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摯?!迸d、觀、群、怨既是寫作者的心理過程,也是經(jīng)過心理沉淀后的審美過程,當然,也是采用詩歌對周圍世界,對歷史、當下與未來的具備個人特征的表達和反映。生活是沉重的,即使輕松寫意的時刻也無非是沉重的注腳罷了,但生活不可能泯滅希望,沒有希望的生活帶來的注定是毀滅。寫詩的過程,就是咀嚼、咂味、吸收、消化,把主觀的情緒和感受與周圍世界連接,使沉默的文字轉化為展現(xiàn)希望的文本。因此,她既是獨特的,有寫作者自己的烙印,又是能夠引起共情的;她受周圍世界所決定,又能夠反過來作用于周圍世界。
表達是人的天賦本能。詩歌具備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雙重特性。她理應成為一個時代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表達途徑。幾千年來,詩歌的殿堂群星璀璨,無數(shù)經(jīng)典的文本熠熠生輝。閱讀這些文本,在歷史、當下與未來之間穿梭,這些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常常讓人自慚形穢。然而,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生活的變遷時時發(fā)生,我們不可能總是趴在前賢的典籍里吟哦贊嘆。南朝蕭子顯有一句名言:“若無新變,不能代雄?!薄按邸保侨〈叭说囊馑?,而“新變”則是創(chuàng)新、變化的意思。誠然,“代雄”者必須有新變;然而,“新變”又怎能只是對“代雄”的要求呢?若無新變,當下的詩歌寫作,其價值和意義又何在呢?因此,即使僅僅從生存的角度看,舊體詩和現(xiàn)代詩的寫作,也需新變!每個 時代的詩歌寫作者都有條件去體現(xiàn)“新變”,那些應運而生的新場景、新事物、新感悟,必然借由當下的寫作者來記錄并書寫。比較而言,舊體詩由于在句式、字數(shù)、平仄、對仗、押韻等方面或者全部、或者部分有嚴格的、完整的規(guī)則要求,“新變”需求尤甚于現(xiàn)代詩。
“新變”的來源很多。新場景是首選。畢竟,已經(jīng)進入信息社會的新時代,有太多的場景是前人所沒有體會過的,對這些新場景的觀察、聯(lián)想與表達,必然能體現(xiàn)“新變”的要求。同樣,基于這些新場景,我們會有全新的感悟,這些新的感悟同樣是“新變”的來源。宋人張炎在《詞源》中說:“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襯副得去,于好發(fā)揮筆力處,極要用工,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jié)可也?!边@就是在感悟中用功求新。此外,像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的語匯,若能融入詩中,也能產(chǎn)生“新變”的效應。當然,“新變”也需有度,完全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新變”只會導致作品成為寫作者一廂情愿的表達。
寫詩是一場盛大的修煉。修煉的還有對于表達欲的自我節(jié)制。這是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人人皆可成為英雄,人人皆可借助網(wǎng)絡實現(xiàn)自我傳播。因此,無論是我們感知的世界還是我們表達的世界,有時候不免過于繁雜了。詩可以敘事、抒情、言志、喻理,有意象,有情緒,有認知,并通過文字的組合來寄托寫作者的意圖。然而對于寫作者,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節(jié)制,把想表達的內(nèi)容吞回去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一首詩也許會更有張力、更有詩力!正是因為節(jié)制,詩歌才可能展開想象的翅膀。王國維說,詩人對于周圍世界,“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其內(nèi)則須刪繁就簡、直擊本質,出其外則要在文本之外營造自由聯(lián)想空間。實際上,從縱意表達到節(jié)制表達,這既是對思想認知的淬煉,更是對寫作者自身的淬煉,將情緒加以凝聚和收斂,并借助某個意象實施投射或呈現(xiàn),營造“意在言外”的氛圍,這是很艱難的過程。在激情的所想和所寫之間呈現(xiàn)空間,因而使得這種空間具有穿透一切的感染性,這是節(jié)制的力量。
然而最難的是對節(jié)奏的把握。這里的節(jié)奏是指在慢速閱讀文本時,涉及的語言元素(包括聲調(diào)、輕重、頓挫、連接等)在時間上的分布。節(jié)奏會對寫作產(chǎn)生難以言喻的影響。一旦找準了節(jié)奏,詩歌寫作就會相對呈現(xiàn)一種自然流淌的狀態(tài),仿佛不需要去進行太多的思考,某些清晰的或不怎么清晰的內(nèi)容就如同溪流一樣淙淙而來了。而一旦節(jié)奏失準,往往苦惱不已。比較而言,舊體詩由于格律的規(guī)則所在,節(jié)奏有限;而現(xiàn)代詩由于沒有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方面的要求,可呈現(xiàn)的節(jié)奏則十分豐富。事實上,無論是閱讀舊體詩還是現(xiàn)代詩,如果帶著節(jié)奏的無意識去品味,往往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這種共鳴會驅使?jié)撘庾R按照從文本中獲取的觸動最強烈的節(jié)奏去組合自身的經(jīng)驗、情緒,從而促使個體圍繞感知的節(jié)奏去演繹更多的經(jīng)驗與情緒;而在修訂作品的時候,圍繞詩眼所在句的節(jié)奏,反復品味,無論刪減還是調(diào)整,都更容易見效。節(jié)奏的營造,在于最終文本的同一性和差異性的融合,其對象,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意象。從這個意義上看,舊體詩的節(jié)奏更有規(guī)律可循,而現(xiàn)代詩的節(jié)奏更加富
于變化、更加靈活自由。這種規(guī)律,使得寫作有時候可以從結果倒逼思維的過程和意象的營造。
寫詩是一場盛大的修煉。最大的敵手是自己,是我們引以為習慣甚至引以為傲的生活方式。所以,采風很重要,讓我們的生命推開和體驗不同于舊有習慣的內(nèi)容。類比于采風,旅游、跨界都有相應的作用。對我來講,跑步也有類似的作用。在作家中,村上春樹是最著名的跑者,他有這樣的感嘆:“我跑步,只是跑著。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贝_實,在一步一步的距離丈量中,在一吐一納的呼吸交換中,在汗水漸漸涌起并從額頭漫流而下的過程中,心思漸漸澄澈,雜念悄悄消散,頭腦漸漸清朗,內(nèi)世界的能量不斷萌發(fā),外世界的訊息持續(xù)被解讀,一些新穎的思維逐漸被引發(fā),一種微妙的不可言表的節(jié)奏感彌漫,這無疑有利于寫作,甚至成為寫作的一個源頭。這真
是奇妙的體驗。跑步與寫作,在生活中融合,雖未臻于水乳交融,卻也初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模樣。
詩,是生命的覺醒,是彼岸。既來之,則安之!
詩集《透明如光》歌詠的內(nèi)容展現(xiàn)出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既有對希望和英雄的歌頌,也有對生活中的日常與細碎的刻畫。內(nèi)容豐富,情感充沛,懷有對社會的溫厚善意,對人生的誠摯思考。正如書名一樣,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明亮,“透明如光”,對生活、對社會、對世界進行積極的描繪與回應,傳遞出正面的鼓舞與力量。
流水照見的面孔
我常常想起那條小河
以及水中天真無邪的我
那條河一直伴著我
在日益喧囂繁華的都市
她飽經(jīng)滄桑
卻依然清澈見底
即使再過四十年
我也會清晰記得
那些各種顏色的小石頭
在河床上光華閃爍
有時我試圖還原
某次暴雨后泛濫改道的她
然而汩汩長存的,仍如最初
有時我忍不住嘲笑自己
想她,就應去看她
看看流水照見的面孔
是否還能如我所愿
枕著故鄉(xiāng)入定
在故鄉(xiāng)的山梁上,看日出,聽晚風
心如云朵,發(fā)皆春草
指掌之間流淌不盡的天籟
輕繞。蟲豸于瓜果下萌動
魚鰍在稻田中嬉戲。隔著時光隧道
記憶如水,無聲涌起
所有的細節(jié)同時呈現(xiàn),占領
我。枕著故鄉(xiāng)入定。呼吸之間
月盈月虧,花開花落……
滄桑的風掙扎著從皮膚里
戰(zhàn)栗而出。時間滯停在虛空里獻祭
我被放逐到記憶的深海中
除 夕
仿佛灰燼里躥出的一星火
想起,舊年夜的我
以及從那里延伸出來的
雪路
再一次沉溺
再一次醒來
路的盡頭是寂靜的霧氣
有些悸動
微弱而不同尋常
我想起一些
點燃灰燼的可能
仿佛正在陪伴我的
這個年夜
落葉紀念碑
在風口上飄
飄得越久,身子越沉
落向哪里,也由不得我
如此地輕,如此地薄
告別的聲音和抵達的聲音
與一滴水跌入大海時一模一樣
只有那棵樹還會打著寒噤述說往事
它是我們的紀念碑
只要它活著
我們將一次次重生
五 月
讀了一天的詩
閉目,眉心有繭動
五月最忙亂的日子過后
卻寫不出一個字
悶!
所有的意象都隱藏在
那只流浪的繭中
時間在天臺上打盹
綴著二十一顆星子
沒有比忘記更好的眠休
那只繭也一樣
殘 雪
一場雪,我來之前
紛紛揚揚地落下,厚積
如此冷冽的歡喜
于人世間沸騰,在指掌中傳遞
而殘雪,幾天之后
仍倔強地存在,潔白,堅硬
零零星星,在山頂,瓦上,草間
那些雪后溫暖難以觸及的所在
“快看,那里還有一點雪”
我們這樣喊著,那場大雪的影子
而寂寂殘雪,它的嘴角飽含著
痛快之后的秘密,緘默不語
誰在我的夢里夢見我
各自戴上眼罩
靠在沙發(fā)上
溫暖順著黑暗彌漫
我聽見兒子呼吸更沉重
他調(diào)皮,他貪玩
難得這么安靜地坐著
我焦慮,我絮叨
難得這么清晰地聽著
一朵花溫柔地打開,潮濕的
泥土聞香微笑;兩隊螞蟻
浩浩蕩蕩在流逝的河岸徘徊
忽然,他呢喃了一句什么
仿佛在我的夢里
夢見了我
久違的額頭,嘆息花開的聲音
和煦的春風很近
我能感受到她試探著
接近,仿佛狡猾的魚兒在探餌
一下,又一下
寒冬的迷霧仍被鎖固
在四周,沉重,驚慌,互相矛盾
它們正被輕柔浩蕩的春風
堅定地小口小口吞噬
春天很近了。我聽見
久違的額頭在隕石般的
寒凍下復蘇,嘆息
又一場花開的聲音
星空之下
誰在星空里回憶
忘記了我們的約定
今天下午的時間
是此刻遺落在湖面的星光
可惜,歡樂早已腐朽在
一片凋零的秋葉上
我們和你們之間
系著兩條生銹的鐵鎖鏈
就這樣吧。孩子們正在傾聽
一滴水的秘密
他們兩頰潮紅,目光專注
不再追問你是誰。我們
挽著滿天星光,安靜地
在孩子們的注視下破土而出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