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4年楊先讓第一篇介紹董希文的油畫《春到西藏》開始,他便以“業(yè)余”的姿態(tài)寫他所經歷的八十多年人生印記,其中有他接觸到的一些師長,也有讓他感動的同輩藝術家,還有一些是不斷帶給他驚喜的青年藝術家。當然更不乏一些其他藝術大家,譬如郭蘭英、于是之、郎毓秀、李苦禪等。他的寫作,以藝術為本,情感濃烈,筆觸所到之處,渾然天成,這是他情感真摯的體現,也是他對人的懷念、對人的情誼,以及對時代的責任。
楊先讓是為時代造型的藝術家,同時也是記錄時代的藝術家,尤其他筆墨所記錄的藝術家,還原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百年發(fā)展史,這也使得《三人行》獨具珍貴價值。
楊先讓,1930年生于山東牟平養(yǎng)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chuàng)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教授。
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lián)第11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國內外大獎,并被英國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黃河十四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田野考察報告》《徐悲鴻:藝術歷程與情感世界》《中國鄉(xiāng)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chuàng)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
作者的話
難忘的一九一八
歷史可鑒
大師的風范
徐悲鴻的收藏觀
徐悲鴻為梅蘭芳、程硯秋造像的一段公案
憶徐悲鴻院長
簡說悲鴻
徐悲鴻與康有為的師生情
徐悲鴻為傅增湘畫像前后
李可染談徐悲鴻的提攜
徐燕蓀贊揚徐悲鴻
徐悲鴻魂系長安
徐悲鴻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間的經歷
徐悲鴻在抗戰(zhàn)時期的募捐畫展
徐悲鴻與音樂家江文也
徐悲鴻與羅工柳.
不相信羅工柳先生走了
永遠說不完的廖靜文
不該被歷史遺忘的王青芳
工筆重彩花鳥畫家田世光先生
一代賢儒許壽裳
名人寂寞身后事
陳儀與湯恩伯的恩怨
孫多慈逝世前后的時日
黎錦暉和劉雪庵
客死蘇聯(lián)
唱響《天倫歌》的郎毓秀走了
蘭為王者香
一代歌手郭蘭英
喜兒蘭英
焦菊隱、人藝和《茶館》
我所認識的于是之
胡宗溫大姐
馬金鳳六次進京上演《穆桂英掛帥》
《藍蓮花》中的友誼
搶救石魯
春到西藏
紅學泰斗周汝昌
告慰周公
油畫《劉胡蘭就義》
油畫家馮法祀
美院變遷
木刻家的刀法
我的導師李樺先生
懷念李樺
悼江豐
憶江豐
與古元相處的日子
彥涵:窮而后工
強者彥涵
我對彥涵先生的哀思
雕塑大師劉開渠
嚴師良友鄒雅
鄒雅罹難卅周年
我與鄒雅
一代畫師李苦禪
人好畫也好
齊白石:英也過吾
憶吳作人
憶朱丹
老版畫家力群
葉淺予先生
丁井文與黃胄
文金揚與《藝用人體解剖學》
親愛的王朝聞先生
張仃絕響
我與黃永玉
從罐兒胡同到萬荷堂
鬼斧神工黃永玉
老大哥何溶
郭淑珍與黃河怨
驚嘆孫佩蒼
懷蔡亮
女雕塑家張德華
雕刻家劉煥章
青年陳文驥
丙戌懷文驥
韓書力與西藏
相遇相識相知相思韓書力
對文國璋該說的幾句話
尤勁東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官司始末
孫云玲的油畫
杭鳴時的招貼畫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被遺忘的《紅太陽升起的地方》
附錄 楊先讓藝術簡歷
◆ 一本關于平生師友的回憶錄,一本現當代藝術家的肖像集;
◆ 以藝術家特有的靈感和筆觸,勾畫出一部現當代藝術百年發(fā)展史;
◆ 口語化的敘述,聽新中國第一代藝術家坐在身邊娓娓道來。
《鬼斧神工黃永玉》
黃永玉真是神了——十四大本《黃永玉全集》出版十分堂皇,國家博物館五個展廳“九十畫展”十分精彩。
黃永玉著了一本《比我老的老頭》,最后寫了我,其實他比我大五六歲。那是他一貫的幽默調侃,也說明他對我在為中國民間美術上流的汗水的同情、鼓勵和肯定,更說明我們之間的友誼。
我和黃永玉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風風雨雨相處幾十年,應該說知根知底。細想不然,他總有讓你刮目相看,讓你驚嘆不已的時刻。
1953年,他帶著全家來到北京,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執(zhí)教。各種政治運動他都經過了,挨批判也批判過,斗也斗過,被紅衛(wèi)兵毒打過。人們的身心都在被改造、被扭曲著,而黃永玉他那藝術家的性情依然故我,照樣該玩獵槍玩獵槍、該養(yǎng)狗養(yǎng)狗、該養(yǎng)猴養(yǎng)猴、該聽音樂聽音樂、該談古今名著談古今名著、該講笑話講笑話……照舊不變的黃永玉。
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隊伍中,他絕對是個異數。他不屬于徐悲鴻教育體系里的成員,他的技藝是在他常年流浪的生活中,在抗戰(zhàn)動蕩中,一點一滴鍛煉自學出來的。他深知藝術上獨樹一幟、藝術上不雷同的重要,因此他的插圖、漫畫、木刻版畫都姓“黃”。當他來到中央美術學院這座洋學堂時,看到徐悲鴻帶領眾教師在畫素描寫生時,他說:“我和張光宇都看傻了。”其實他才不傻,他都看在眼里。他不會放過吸收好的技能與事物的一絲一點。
1972年,我們都在河北省石家莊的農場接受勞動改造,忽然上面宣布可以適當練練筆作畫了。我和黃永玉拿起水彩對著向日葵寫生。后來他提出互換作品,他說:“你的畫法我想給兒子黑蠻看看?!庇智那膶ξ艺f:“將來回北京,我要大畫、畫大畫……”后來果然如此,他的確大畫特畫,而且越畫越大。
“文革”后,黃永玉的才氣簡直是一種爆發(fā)性的“井噴”,當然,國家的形勢也發(fā)生了大的變化,人們都在加倍努力地去補償失去的年月,可是很少能有人比得上黃永玉所發(fā)揮的奇光異彩那么奪目。勞丁(丁井文)生前曾感嘆:“黃永玉是個鬼才,畫得好,文章好,肚子里東西太多、太神奇?!蔽腋舷氩坏剿牡袼堋⒃姼枰材敲淳省K恢痹趯戦L篇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大家說,越寫越好。真是神了。
他八十歲大展時,曾問我:“你在北京嗎?”我回答:“我在休斯敦,恐怕回不來?!彼麌@了一口氣。這次他的九十歲大展的開幕式我是參加了,使我驚嘆不已。
從八十歲到九十歲這十年,黃永玉拿出來的作品,以荷花為主,橫的豎的,長的方的,工筆的寫意的,濃的淡的,每幅都體現的是不同情調。一會兒是交響樂,一會兒是四重奏,一會兒是小夜曲,一會兒是詼諧曲,將荷花畫得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每幅都具備著精湛的技藝和詩意,引人入勝。他真不愧是萬荷堂主人,吃透了荷花的神韻,怎么畫都美,都耐看。
什么叫得心應手,什么叫橫涂豎抹總相宜,什么是爐火純青,什么是藝術為所欲為的自由境界?黃永玉都達到了。
從當年中央美術學院北面的兩間小屋,到北京火車站旁邊的罐兒胡同的小暗室,再到后來的萬荷堂、家鄉(xiāng)鳳凰城內的玉氏山房以及中國香港、歐洲,黃永玉都一一坦然地走過,都在那里創(chuàng)造過自己的藝術輝煌。
每次見他,都有讓我拍案叫絕的時候。
前年,當我在萬荷堂看到他給榮寶齋畫的巨幅富麗堂皇的《彩荷》時,我是真傻了。我說:“永玉呀,在你的畫前我不會畫了,望塵莫及了……”
對黃永玉我是這么想和理解的。
正如高爾基寫《我的大學》,是生活的磨煉哺育成長的。黃永玉正是接上了中國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和40年代的文脈地氣。他從自己具備現代知識的父母那里、從后來的文化界精英那里、從美術界一些精英人物身上、從中外古今書本雜學里陶冶汲取滋養(yǎng),加上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的所見所感,他那特有的土家族的天性,再加上他的聰明和勤奮,這些都是認識黃永玉的前提。
在繪畫的技藝層面上,黃永玉充分練就了掌握造型規(guī)律的能力。他不需要對著模特兒畫,他想怎么畫就怎么畫。他掌握了漫畫技巧特性,后來又掌握了彩繪和雕塑的藝術語言。
他的藝術造型不太寫實,也不過分夸張和裝飾。他把握著對藝術處理的分寸。當年他重視線條的表現力超過了對色彩、黑白、點面的追求,他的線描功夫是超群的。后來他對中國的筆墨,對西方繪畫的色調規(guī)律都有所理解,并為我所用。
我開始是對他的木刻的刀法變化偏愛。他那《春潮》《百花》以及一幅幅表現森林的作品中,刀法特別講究,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而今我們看他的巨幅彩繪,充滿了朝氣,哪里像是九十歲老人之作!去年畫的巨作《春江花月夜》,更不能不令人贊嘆。
干嗎要像傳統(tǒng)中國畫,干嗎要像西洋畫?畫出黃永玉自家的風格面貌,并且讓人叫好才是真格的。
黃永玉有一種人格魅力。他不大下館子,不會喝酒交際。他的伙食:辣子加大米干飯就是了。可是他的各路朋友很多。
與黃永玉在一起,哼著20世紀30年代的歌曲,聊起各種典故,再聽著他講講笑話。他抽著煙斗,我們喝著茶。呵,那真是一種享受。
黃永玉的出現,是中國當代文藝界的一大驕傲。他的名言:活著就是勝利。那么,祝他健康,繼續(xù)多多地創(chuàng)作出沁人心脾的藝術財富來,準備下一個十年大展吧。
2013年9月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