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爽又黄又紧无遮挡_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无码_国产亚洲日韩a欧美在线人_色婷婷AV一区二在线观看_美女粉嫩极品国产高潮无套在线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詩想者·讀經(jīng)典 花神的梯子
40个天才,他们经历了怎样人生,他们的杰作如何解读?
ISBN: 9787559817297

出版時間:2019-06-01

定  價:55.00

作  者:蓝蓝 著

責  編:李佳楠 郭静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中国现当代随笔

上架建議: 文学·随笔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200 (千字)

頁數(shù): 280
圖書簡介

本書是著名詩人藍藍的第一部讀書隨筆集,涉及特朗斯特羅姆、雅格泰、艾略特、辛波斯卡、狄金森等40位享譽世界的詩人、作家。

書中所收錄的文章絕大多數(shù)為對世界范圍內的作家作品的深度解讀,其中有多位已確定文壇地位、享有世界聲譽、為中國讀者所熟悉的作者,也有個別進入作者的閱讀視野中但還未被大規(guī)模譯介的作家作品。對于大眾熟悉的作品,作者側重從文本出發(fā),旁征博引,同時結合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和閱歷,用詩一般的語言寫出不一般的縱深感。對于還未進入普通讀者視野的著作,作者客觀中肯而熱情洋溢,起到了“持燈者”的推介作用。

作者簡介

藍藍,著名作家,詩人。

箸有詩集《內心生活》《睡夢睡夢》《一切的理由》《唱吧,悲傷》《世界的渡口》《從繆斯山谷歸來》,散文隨筆集《滴水的書卷》《夜有一張臉》《我是另一個人》等。

作品被譯為英、法、俄、西班牙、徳、日、韓等十余種語言在國際雜志發(fā)表。曾獲劉麗安詩歌獎、第四屆詩歌與人國際詩人獎、華語傳媒年度詩人獎、袁可嘉詩歌獎以及“中國新世紀女詩人十佳”等榮譽。

圖書目錄

輯一 獻給元音和輔音的忠誠

003 洛爾迦:安達盧西亞的精靈騎手

013 透過信箋的夜視力

018 狄金森的秘密生活

028 被冰雹打過的嘴

037 那顆不想占有也不尋求勝利的心

049 寫詩即獲得自由

055 詩人呼喚幽靈

060 獻給元音和輔音的忠誠

069 澳大利亞靈魂的托管人:萊斯·馬雷

087 反諷之神的女發(fā)言人

095 莊重的抽噎:語言重建意義

103 時間的俘虜,永恒的人質

111 對偶然的忠誠成就命運

119 “打通銅墻鐵壁的希望”

129 走在你身邊的第三個人

135 詩人阿巴斯的凝視

142 深情的對抗者:高銀

148 花神的梯子

157 世界之妻:瞧這些女人!

164 是感情,尤其是愛

輯二 騎一首詩去伊斯法罕

173 他們交換黑暗的詞

180 普拉斯:靈魂的表姐妹

195 騎一首詩去伊斯法罕

201 悍婦庇護人類

208 馬卡寧的后現(xiàn)代暗道

221 詞語滲出的血

228 穿越黑暗的故事

237 灰燼中一點灼熱火星

243 永恒的安慰:孤獨是不存在的

252 宮澤賢治的貓

257 尋找和死神下棋的人

264 我是另外一個人

序言/前言/后記

緣 起

經(jīng)典作品總是常讀常新,其魅力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削

弱。閱讀經(jīng)典,不僅能拓寬我們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增強思想

的深度,更重要的是,經(jīng)典作品能夠延展我們生命的維度和情感

的縱深,讓我們度過一個更有意義的人生。因此,任何一種經(jīng)

典,都值得我們窮盡一生去閱讀,去領會,去思索。

作為“詩想者”品牌重要組成部分的“讀經(jīng)典”書系,以對

文學藝術領域的經(jīng)典作品、代表性人物的感受和介紹為主。所選

作者,多為具有突出的創(chuàng)作成就的作家,他們對經(jīng)典作品的感

悟、解讀、生發(fā)、指謬,對人物的頌揚與批評,對“偽經(jīng)典”的

批判,均秉承“繪天才精神肖像,傳大師曠世之音”的宗旨。在

行文造句中,力求簡潔、隨和、樸實,不佶屈聱牙、凌空蹈虛。

做書不易,“詩想者”堅持只出版具有獨特性與高品質的文

學圖書,更是充滿孤獨與艱辛,但對文學的這一份熱愛,值得我

們不斷努力?!白x經(jīng)典”書系既是對古今中外杰出作家與作品的

致敬,也是對真誠而親切的讀者的回報,同時,我們也期望通過

這一系列圖書,為建設書香社會盡綿薄之力。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 年 9 月

編輯推薦

《花神的梯子》為著名詩人藍藍十余年來讀書隨筆的精選,部分篇目首次結集出版。這些作品與她的詩歌互為補充,全面呈現(xiàn)了一個詩人的精神版圖和評判體系,甚至讓人感嘆,作者是否會如布羅茨基般,文章的經(jīng)典性和影響力蓋過了詩,在讀者中更深入人心?

精彩預覽

洛爾迦:安達盧西亞的精靈騎手(節(jié)選)

有誰能像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迦(Federico Garcia Lorca)那樣寫出既溫柔又猛烈的愛以及對死的渴望?有誰能像他那樣至死都保持著一顆孩子般純真的心?又有誰能像他那樣懷著悲憫凝視這個世界哪怕是最微弱細小的事物,寫出貧苦的吉普賽人的美、脆弱易傷的心、血灑沙地的斗牛士的悲壯與勇氣、人與自然神秘的聯(lián)系,用他那熊熊燃燒的熱情、卓爾不群的抒情才華、無可匹敵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這位出生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精靈詩人,安達盧西亞忠誠的歌手,是瓜達爾基維爾河波浪

哀傷的彈奏者,是莫雷納和佩尼韋蒂科兩條山脈簇擁偎抱著的最高雪峰,是那醉人的綠、靈魂的光明與幽暗、弗拉明戈的節(jié)奏和生死之間挽歌般的呼吸。

沒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樣對愛全情投入而不計后果,寧愿抱著必死的沖動在一個天主教環(huán)

境里去愛“非法”的同性情人;也沒有哪個詩人像他那樣接受摩爾人、阿拉伯人、吉卜賽人、流浪者、游吟歌手并熱愛他們,為他們寫詩,為自己的心和無盡的時光唱著哀歌——

“誰把詩人的道路顯示給你?”

打開地圖,西班牙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邊是同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北方是比斯開灣,北部毗鄰法國,東面是地中海,南方與摩洛哥隔海相望。洛爾迦生前活動的大部分地區(qū)都在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大西洋和地中海在此處交匯,羅馬帝國、穆斯林、摩爾人分別統(tǒng)治過這里,14 世紀后吉普賽人也逐漸在這里居住。和西班牙大多地區(qū)一樣,有史以來,這里的居民深受各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包括天主教、伊斯蘭教以及其他民族文化,此地成了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地域。作為當?shù)匾粋€富裕家庭的孩子,洛爾迦并非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影響他精神世界的是吉卜賽人和弗拉明戈人的歌謠和舞蹈,以及阿拉伯人——或許是蘇菲詩人的詩歌。

洛爾迦出生的小村莊富恩特·瓦克羅斯,和他長期生活的格林納達,位于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莫雷納和佩尼韋蒂科兩條山脈從東西兩個方向將其圍攏,山地閉鎖但風景如畫,民風淳樸,仿佛是一個隱匿的世外桃源。曾寫過《安達盧西亞的幽靈》一書的哈羅德·因伯格將這片地區(qū)稱作是“幽靈世界”。在這里,目不識丁的游吟歌者與熱情奔放的弗拉明戈舞者是最受民間歡迎的人,他們以歌聲和舞蹈撫慰了那些貧苦人、心靈受傷的孤寂者。洛爾迦敏感的心早在童年就被這些既明亮又幽暗的藝術形式所吸引。民謠、童謠、贊美詩、斗牛士、深歌、貢戈拉、異族人的傳統(tǒng)的詩篇,這豐富雜糅、奇妙各異的一切,都以一個真正的安達盧西亞人的方式出現(xiàn)在洛爾迦的詩句中:

你帶來什么呀,黑少年

和你的鮮血混在一起?

又如:

黑暗的弓箭手

逼近塞維利亞。

……

他們從遙遠的

悲苦的山川而來。

瓜達爾基維爾河遙遙在望

而他們進入了迷宮。

愛,水晶和石巖。

也許應該有一種專門研究詩人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學科,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詩人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是如何進入他的精神世界的,在那里重建地中海的蔚藍、陽光的灼熱、雪山的冷峻,以及河流與風的溫柔。洛爾迦與大自然的關系在他早期的詩歌中已經(jīng)鮮明呈現(xiàn),一事一物,一草一木,構成了他詩歌中風景的壯麗起伏。大自然、西班牙民俗、愛與死,是洛爾迦終生歌頌的對象,正是它們引導了詩人要走的道路。

洛爾迦不像其他詩人那樣有一條明晰的文化傳統(tǒng)來源,他是文化的混血兒,汲取了各種不同文化的精華。而影響他人生的三位老師:一位是鋼琴家;一位是喜愛吉卜賽音樂和斗牛的法學家和教育家,也是喚醒他社會公正意識的左翼知識分子;第三位則是藝術批評家。這三位老師塑造了洛爾迦的精神面貌——對音樂的癡迷,對民間藝術的追隨,對貧民的同情,對強權的抗爭——盡管他并不熱衷政治,但殘酷的政治爭斗卻沒有放過他。關于他的死有多種說法:他的性取向,他的詩歌戲劇巨大的影響力,他參與共和派的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能是被長槍黨暗殺的理由。如果人們了解那個時代西班牙保守的宗教勢力,左翼的共和派、人民戰(zhàn)線與右翼國民叛軍慘烈的戰(zhàn)斗,便會知道洛爾迦生活在多么混亂危險的年代,僅看在他臨死前一年爆發(fā)的西班牙內戰(zhàn)中,支援左翼的國際縱隊里的一些名字便知道這一點——畢加索、海明威、加繆、奧登、喬治·奧威爾、聶魯達、圣??诵跖謇锏?,而對方陣營里則有保羅·克洛岱爾、托爾金、西萊爾·貝洛克、伊夫林·沃等人。戰(zhàn)亂使西班牙失去了它最杰出的兒子,直到佛朗哥死后,他的作品才被允許發(fā)表。

長期以來,人們把洛爾迦視作勇敢反對獨裁統(tǒng)治、視死如歸的英雄。詩人安東尼奧·馬查多曾為洛爾迦寫了如下感人詩句:“有人看見他在步槍的押解下/ 沿著一條長街走著/ 來到寒冷的曠野/ 那里仍然閃爍著拂曉的星星/ 他們殺死費德里科/ 在天亮的時候/ 行刑隊/ 不敢看他的臉/ 他們全閉上眼睛/ 他們祈禱:連上帝也救不了你……”詩中洛爾迦的形象就如格瓦拉那般凜然,但有一份資料透露,1936 年8 月19 日黎明時對洛爾迦行刑的一位長槍黨在接受調查時說:洛爾迦和另外三個被捕的人一起被押到行刑地,洛爾迦忽然跪下請求饒命,但無人理會,子彈呼嘯著打進他的胸膛。即便這是真實的,也無損于他的光輝,而恰恰是這一點柔弱才是人性的完整。正如他的詩句“為了愛你,空氣/ 我的心和我的帽子/ 都在傷害我”。卡夫卡說“一戰(zhàn)”時自殺的詩人特拉克爾是死于沒有想象力的戰(zhàn)爭,洛爾迦亦是如此,因為對他者沒想象力便意味著殘暴無情。

花神的梯子(節(jié)選)

說吧,是什么,讓我們噴吐出花束?

——勒內·夏爾

“你喜歡誰的詩?最近在讀誰的詩?”

“勒內·夏爾。佩索阿……”

“哦,夏爾!寫得真是太好了!”

一頭白發(fā)、獅子一般的詩人多多聽我說到勒內·夏爾這個名字時,他的眼睛登時亮了,“是北岳文藝出的那本詩集吧?”我點頭。身邊參加2005 年“三月三詩會”的詩人們也加入進來,談論起這位頗有傳奇色彩的詩人。

勒內·夏爾,1907 年出生在法國南方沃克呂茲省索爾格河畔,在鄉(xiāng)間長大。他有著192 厘米的高大身材,是個優(yōu)秀的橄欖球運動員。1927 年,他在法國的炮兵部隊服完兵役。23 歲時接觸到法國超現(xiàn)實主義詩歌,初期的作品便贏得了布勒東和艾呂雅的贊賞和器重,并與其出版了詩歌合集《施工緩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后,法國被德軍占領,夏爾英勇參戰(zhàn),加入抵抗運動,并成為下阿爾卑斯地區(qū)的游擊隊領袖。在當?shù)?,很多人不知道他就是詩人夏爾,但是,很多人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亞歷山大大尉”,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法國光復后,夏爾繼續(xù)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歷過苦難和死亡威脅后的詩人,雖然后來脫離了超現(xiàn)實主義的陣營,其創(chuàng)作手法依舊是超現(xiàn)實主義式的,他對現(xiàn)實的關注也愈加強烈。他的詩歌奇崛神秘,雖然被很多人認為是復雜難解,但仍然影響了包括??略趦鹊谋姸啻蠹?,被譽為法國最好的隱秘主義詩歌大師。

《勒內·夏爾詩選》的譯者樹才曾經(jīng)對我說:“‘我歌唱新生兒臉上的熱烈’,這樣的句子唯有夏爾才能寫出來?!睒洳欧g夏爾的詩作極其認真,在這本詩集的附錄后記中他寫道:“我譯得吃力,緩慢,……正是在‘不可能’的絕望中,我的譯詩,在為‘可能’而戰(zhàn)?!?

這本詩集連同樹才翻譯的另外兩本博納夫瓦、勒韋爾迪詩選的封面設計者,恰好也是拙作《藍藍的童話》的封面設計者。趙曉陽在整個編輯過程中,每道環(huán)節(jié)事必躬親,和我多次就封面、紙張、版式、字號等具體問題電話來往,讓我也了解到樹才翻譯的三本詩集的進展。由此,我在第一時間知道了詩集印出上市的時間,并很快在鄭州的書店買到了《勒內·夏爾詩選》,以及其他兩本“黑皮詩叢”的譯詩集。那是2002 年秋天,我有了第一本《勒內·夏爾詩選》,幾個月后,便有了和多多等詩人在太湖邊談論夏爾詩歌的機緣。更有了多年以后拜訪勒內·夏爾故鄉(xiāng)的愿望。

有一次我偶爾在網(wǎng)上讀到何家煒翻譯的夏爾的一首詩《宣告其名》,在樹才的譯文中翻譯為《宣告他的名字》。有一個挺大的異譯是,何譯:“那時我十歲,索爾格河將我鑲嵌?!倍鴺洳诺淖g文是:“我十歲,索爾格插入我?!薄拌偳丁迸c“插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我不懂法語,心存疑惑,一直想找機會向樹才請教,但一見面卻總是忘記。

永恒的安慰:孤獨是不存在的(節(jié)選)

判斷一部作品的價值,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文學和藝術的標準永遠處在未完成狀態(tài)之中。大名鼎鼎的金圣嘆編選《唐詩六百首》時,“詩圣”杜甫連一首詩都沒有被選入;凡·高活著時只賣出了一幅畫;而和惠特曼同被譽為美國20 世紀文學先驅的狄金森,生前只發(fā)表了7 首詩。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評判和認識詩人、藝術家作品的價值,更多時候真的有待于時間的檢驗——甚至,我還能想到杜甫、凡·高和狄金森,也是幸運的,一定有我們尚不能認出的偉大作家,由于我們的遲鈍,由于我們淺短的視力,默默無聞地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之中。

那么,鮑里斯·謝爾古年科夫是否就是這樣一位作家呢?

20世紀80年代末,我第一次讀到謝爾古年科夫的《五月》。此文刊登在1986年第4期的《世界文學》上,許賢緒先生翻譯,選自謝爾古年科夫的長篇作品《秋與春》。13年后,我寫了一篇評論《謝爾古年科夫是誰》,也刊登在《世界文學》上。從讀到《五月》之后,我一直期待有人能翻譯出這部《秋與春》,我等了整整24年。我收藏了他的兩部童話《狗的日記》和《戰(zhàn)士與小樹》,我在書店驚喜地看到為慶祝上海和圣彼得堡締結友好城市300年而出版的圣彼得堡當代作家作品選《星耀涅瓦河》,其中收入了謝爾古年科夫的一篇短童話,當然,我毫不猶豫買下了。毫不夸張地說,春天到來的時候,我會想到他;看到樹葉在風中顫抖時,我也會想到他;在一些艱難的日子里,我尤其經(jīng)常會想到他寫的《五月》。我祈禱他還活在人世,我期望有人能告訴他,在中國有極少幾個人,是如此熱愛他寫下的這些偉大作品。

鮑里斯·謝爾古年科夫(Boris Sergunenkov),1931年2月28日出生于蘇聯(lián)位于新西伯利亞遠東地區(qū)的哈巴羅夫斯克。他的童年多隨父母輾轉在各地居住,青少年時期大部分時間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1950 年他考上了哈爾科夫大學新聞系,后又并轉入基輔大學,1955 年畢業(yè)后進入一家官方報紙做新聞記者,半年后因不能忍受那個時期蘇聯(lián)令人窒息的氛圍而辭職。此后,謝爾古年科夫做過放馬的牧人、礦工、水手等。1957年,他去森林里當了一名守林員,一個人在森林中待了整整9年。這部近20萬字的《秋與春》,記載的就是他在這9年時間里的生活。

實話說,我不確定會有多少人喜歡這部書,我甚至擔心或許有人根本不能把它讀完。在等待這本書出版的24年間,我讀我喜愛的加繆、本雅明、卡爾維諾,我讀許許多多詩人的詩集,但我一直等著這本書。我甚至想,如果有一個高于我的存在知道我是如此期待它來到中文里,那么它一定會到來。當譯者顧宏哲女士告訴我這本書的中文譯本印數(shù)只有2000 冊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即在網(wǎng)上多訂購了幾本。即便我如此喜愛這本書,我對它在讀者中的接受狀況依然不是那么樂觀。并不是說這本書“難懂”——不,相對于“晦澀”的作品,這本書簡直太容易被忽略了:從頭到尾,就是作者在翻來覆去寫森林里的事物——松樹、蒲公英、露水、甲蟲、烏鴉、馬林果、雪、秋天和春天的風,“絮絮叨叨”,不厭其煩。但若說這本書真的就像文本里顯示的那樣“通俗易懂”,卻是大謬。我的一位朋友這樣評價謝爾古年科夫的文字:“白描的白描”,這簡單嗎?——不。

一個印度人曾說:“一個五十歲的人應該走進森林尋求真理。”森林是無頂教堂,是生機勃勃又寧靜寂寥的天然寺院,是隱士們修行、圣哲們悟道之地。它遠離人世卻并不拒絕人的走進;它容納各種植物和動物,呼喚陽光和雨露。它是自然綠色的肺葉,是培養(yǎng)人類童年靈魂的圣潔場所。謝爾古年科夫在27歲時就走進了森林,一住多年,他尋找到了什么呢?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