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析了教育選擇的基本理念、思想淵源及其實施情況。本書認為,由于每個人對“好生活”都有著各自的理解,每個人對社會的教育責任都有著各自的認識,這就決定了由政府資助的公立學校體制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當前美國教育中出現(xiàn)的學校教育質量低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學校變革缺乏動力等問題均源于此。而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引入教育選擇的理念,賦予家長和孩子以選擇的權利。
原作者:?約翰·E.孔斯,退休前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教授。與人合著有《私人財富與公共教育》《為孩子做的選擇》等。
史蒂芬·D. 休格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 羅 杰 · J. 特 雷 納 ” 榮 譽 教 授, 研 究主要集中教育政策與法律、侵權法等領域。
譯者:王佳佳,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博士。2013-2014年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訪學,合作教授為Stephen Sugarman(叢書原作者之一)。現(xiàn)任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
程接力,軍事交通學院基礎部講師,現(xiàn)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劉濤,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博士。2010-2011年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訪學者,合作教授為Stephen Sugarman(叢書原作者之一)?,F(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后。
上篇? 教育選擇:家庭的權利與責任
引 言
部分? 教育選擇的背景? ?
章 霍布森的選擇: 你臨近的公立學校, 要就要, 不要就算了
第二章 教育選擇思想史
第二部分? 兒童的利益
第三章 難以捉摸的“兒童的利益”
第四章 面對復雜性: 誰來抉擇
第五章 自主作為目的: 一種個人觀點
第三部分? 選擇與美國的社會契約
第六章 理念多元化的問題
第七章 種族融合的問題
第四部分? 設計教育選擇的工具
第八章 選擇的過程
第九章 學校提供者與學校管理
第十章 教育風格
第十一章 資助的性質
總結: 發(fā)展趨向
下篇? ?使擇?;菁八屑彝ィ阂粋€立法和政策改革的模板
引 言
章 擇校的合理性前提
第二章 誰應該獲得獎學金
第三章 哪些學??梢詤⑴c
第四章 獎學金的額度
第五章 哪級政府應該支付獎學金? 何時撥付? 撥付給誰?
第六章 憲法問題
第七章 給參與的學校所設置的具體標準
第八章 入學政策
第九章 擇校計劃中的教師
第十章 擇校的政治
附錄: 關于一個加利福尼亞教育改革倡議的樣本條款
人名譯名對照表? ?
地名譯名對照表? ?
太平洋研究院及其學校改革研究中心簡介? ?
后記
顯示部分信息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