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爽又黄又紧无遮挡_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无码_国产亚洲日韩a欧美在线人_色婷婷AV一区二在线观看_美女粉嫩极品国产高潮无套在线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一塵半夢
中国民谣与独立音乐鲜活真实的群像
ISBN: 9787559813763

出版時間:2019-01-01

定  價:42.00

作  者:梦醒 著

責  編:余慧敏 郭静 经纬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中国现当代随笔

讀者對象: 文艺爱好者

上架建議: 音乐·随笔
裝幀: 平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170 (千字)

頁數(shù): 240
圖書簡介

本書通過對張楚、老狼、李建儐、張淺潛、丁薇、筠子、姜昕、尹吾、莫染、周云蓬、左小祖咒、李志、趙雷、陳粒、陳鴻宇、蘇陽、旅行者、萬能青年旅店、李壽全、草東沒有派對等四十多位音樂人和樂隊的敘述,與讀者分享好歌曲,追憶一代人的青春往事。

作者簡介

夢醒,原名孟醒,1990年3月生于河南葉縣。樂評人,一個不自由撰稿人。試圖在音樂和文字的一方天地中尋得遼闊的自由。

圖書目錄

第一輯 不是隨便的花朵

003 賀蘭山下的那些“花兒”

009 活在1988

015 張楚,一顆不在繩子上的珍珠

023 你若是嫁人不要嫁給我

029 草木一生,歡喜圓滿

033 偏向故紙堆里尋真意

039 讓我們一起溜出時代的后門

043 孩子,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

046 此間的少年

051 民謠的春天還沒到來

056 他們才是中國民謠史上的傳奇

061 一個無法長大的人

064 在血肉模糊里也要開出花

068 一只離群的鳥

072 有些人一生只出一張專輯就夠了

077 他只唱65億分之1的詩與歌

081 千山萬水,到頭總要喝這一杯

086 四十歲的丁薇,二十歲的初心

090 更行,更遠,還唱

096 她是一只靈魂出竅的蝴蝶

102 我是時間的新歡

105 雨天適合聽程璧

111 和“丟火車”一起成長

115 我們坐在燈上,相互取暖

120 你不是隨便的花朵

124 如同少年不懼歲月長

129 男孩看見野玫瑰

133 聽他的歌會夢見大海和星光

136 四月是最殘忍的季節(jié)

140 8又二分之一

第二輯 不為斗糧拉馬車,卻為風聲過萬重山

147 做那個為了風聲過萬重山的人

150 我們最后一次收割對方,從此仇深似海

153 誰不是洞若觀火,又心甘情愿地陷落

156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60 十年后,所有的事都只是下酒菜

163 你是永遠都不會說愛我的啞巴

166 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

172 羅布泊,如今我只能在民謠里想象你

176 來 信

180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184 媽媽,民謠會好么

第三輯 戀戀風塵

193 白衣飄飄的年代

196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203 生活從來就不是我們能弄懂的事

207 莫妮卡

212 你好,陌生人

215 失落了故鄉(xiāng)的人

226 后 記

序言/前言/后記

后 記

“當我忘記故鄉(xiāng)的時候,故鄉(xiāng)的語言我不會忘記;當我忘記故鄉(xiāng)語言的時候,故鄉(xiāng)的歌謠我不會忘記。”——這是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的張雨老師為紀錄片《帶著故鄉(xiāng)行走》中的蘭州音樂人李建儐寫的幾句總結(jié),這也是裕固族的一句諺語。

有時候在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間和空間構(gòu)筑成一片虛無的海,但是因為音樂,孤島和孤島被聯(lián)結(jié)了起來,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歌者和聽者,那一刻建立起了神秘的聯(lián)系。是他的故鄉(xiāng),也是她的。是他們的歌,也是我們的歌。被困囿的孤島,在歌聲里似乎也得到了短暫的自由。

十年前,livehouse 還不像現(xiàn)在這樣普及,并沒有機會去看那么多音樂人的現(xiàn)場。那時候都是在網(wǎng)上聽歌,還記得朋友多吉第一次推薦我聽萬曉利和周云蓬的作品時,腦袋挨了當頭一棒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在聽胡德夫、楊弦、楊祖珺、小河和野孩子等音樂人時,也曾不約而同地涌現(xiàn)出來。

好的音樂作品里總是有些東西東奔西突,沖撞到你內(nèi)心深處。第一遍,也許你沒聽懂,但突然有天,就像河流在某個地方匯合。一些微妙的情愫、感懷,通過音符,跨越了時代、地域的鴻溝,在歌者和聽者之間發(fā)生了神奇的聯(lián)結(jié)。

音樂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發(fā)展的軌跡和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碎片。神奇般地暗合每個時代不同個體心中那些隱秘的不可述說的心跡與感受。

周云蓬曾在歌里唱著:清醒的人倒在路旁,幻覺帶著我們向前走。顯然,屬于崔健的那個一萬四千名觀眾和臺上的音樂人一同拋灑熱淚、激蕩青春、掌聲如雷的時代過去了。只是希望,今天唱歌和聽歌的人不會忘掉那塊紅布。人潮散去,時代更迭,音樂市場天翻地覆,雷聲很大,雨點卻小。少有人再唱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

但好的音樂依然是這個漂浮、聒噪的時代能夠讓人安靜下來的為數(shù)不多的東西。天青云薄空回首,閑事虛名何所謀?舊琴彈破江湖夢,寂然忘憂思妙聲——這是音樂人李建儐寫的歌詞,我想不出還有比這幾句更好更暗合我的所思所懷的。

想起第一次聽李建儐的《低眉撫琴歌聲咽》,那嗚嗚咽咽的塤聲勾出了眼淚。在某個時刻,我堅信自己和唱歌寫歌的人,在音樂的流動里有了最奇妙而深刻的對話與交流。

幾年前第一次聽李建儐的作品時,那種清音帶給人的觸動猶印刻心際。偶然一次,去看了他的現(xiàn)場,聽歌并為他拍照。一個拿著相機的姑娘走來自我介紹說她是李建儐老師的助理笑笑,我說我寫過李老師一篇文章。笑笑說李建儐看了我寫那篇文章,覺得我是懂得他的,對他的作品理解的很透徹,希望演出結(jié)束后能見到我,送我他的新專輯。

最終在后臺見到了李建儐,一個布衣僧人形象的音樂人,和我聊到小索,聊到野孩子,歡迎我去蘭州……

像這樣和音樂結(jié)緣因之發(fā)生的故事令人感動、欣悅。在生活最艱難或最快樂的日子里,慶幸是音樂,一直陪伴在側(cè)。

這本薄薄的輯子里收錄了我過去幾年間關(guān)于音樂的一些小文。不足和需要批評之處很多,想寫而沒寫到的音樂人也有很多,比如喜納昌吉,比如胡德夫、楊弦和白水等等,也許是擔心自己粗陋的文字玷污和輕薄了我最愛的音樂人。

書里收錄的文章多半曾發(fā)表在“一天一首好民謠”這個微信公眾號平臺。在這些文章即將結(jié)集出版之際,很多音樂人已經(jīng)發(fā)了新的作品,所以文章在時效性上是落后了的。不過,沒關(guān)系,我安慰自己:好音樂一直都不斷誕生,好作品也總是值得回聽與回味。

“一天一首好民謠”,其實不止于民謠。我和這個號的主理人爾玉都是酷愛音樂的人。我們寫民謠也寫搖滾,寫生活瑣碎也寫那些美好、動人的東西。對于“一天一首好民謠”這個公眾號,爾玉其實希望它有包容性,并能夠一直和大家分享好音樂,好故事等。

這本小書算作對過去的自己一個階段的總結(jié),要呈現(xiàn)于公眾面前,也有很多猶疑和自省,心里會打鼓。和幾個人聊到這個問題,包括詩想者工作室的經(jīng)緯,他說每個人都會遇到類似問題,人都是在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中成長的?;赝^去的文字,都會覺得稚嫩、淺薄——即便如此,這也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在這本書出版的過程中,“一天一首好民謠”的主理人爾玉和詩想者工作室編輯經(jīng)緯給了我很多幫助和鼓勵。

希望愛音樂的人都能在音樂的世界里享受心意相通的共鳴。

夢醒

2018 年10 月

媒體評論

夢醒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姑娘。她敏感多思,寫作和音樂就像一種生活需要,使她把創(chuàng)作當作路途,最終通向的是自由。抒發(fā)美和真還有希望,就是藝術(shù)的力量。

——張淺潛

讀夢醒的文字,感覺她像個詩人或是行者,不遠不近、不夷不惠地坐在那里,淡然地聽聽寫寫,卻又聽得細致而敏銳,寫得理性且深刻。

——李建儐

她用文字描摹出了中國民謠與獨立音樂鮮活真實的群像。那些獨立而鮮活的音樂,淺吟或吶喊,你不能假裝沒聽見、沒看見。

——莫染

編輯推薦

熱愛青春,堅持理想,我們都在路上,一部點燃內(nèi)心的樂評集

精彩預(yù)覽

此間的少年

王陽這個名字大約已經(jīng)很多年不被人提起了,也沒人記得他曾經(jīng)是一名跟唱歌完全不搭邊的電腦工程師,在一家工業(yè)自動化設(shè)計公司里做著跟大學專業(yè)關(guān)系不太緊密的工作。如果沒有認識最好的兄弟,也許他會做一輩子的工程師。

每個人的青春和愛情故事里都有他的歌,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那場跑了18 年的愛情故事。永遠是這樣,現(xiàn)實可能比歌更打動人,更具有真實、質(zhì)樸的力量。是的,他就是你們口中的老狼。

每個人都覺得他只是民謠歌手,甚至是局限在校園民謠的范疇,盡管他事實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不太有人知道曾經(jīng)的他也是很搖滾的,是學校搖滾樂隊的主唱,那時候他聽我最愛的U2、The Police(警察樂隊)等。在北京,他曾和崔健、黑豹、唐朝多次同臺演出。他所在的樂隊有個很Rock 的名字:“青銅器”。

“青銅器”這名字正是高曉松起的。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南禮士路的建筑設(shè)計學院門口。唱了幾首歌的老狼,被高曉松一下子相中了。他覺得他有一副比崔健還高三度的嗓音。

高曉松和老狼,他們互相成就了彼此,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擦出了音樂的火花,我們才得以有幸聽到那么多好歌。

看過老狼的演出好幾次,總覺得余味無窮,總想要再去看。曉松也說過他看過老狼的演出太多次,每次卻還是會感動。我記得我第一次看老狼是在西安的草莓音樂節(jié),當時好幾個舞臺,觀眾很分散。主舞臺,老狼即將出來壓軸的時候,下面突然聚集了很多人。老狼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羞澀、內(nèi)斂,臺上和臺下的他判若兩人,用曉松的話說是“臺下你看他眼神也沒光,但一上臺特別有氣場。我在調(diào)音臺前站著,能感覺到他唱到哪一句特別感動然后回頭看我,我覺得特溫暖”。的確如此,在草莓音樂節(jié)上,他引發(fā)大家的大合唱,我站在比較靠后排的位置,太陽有點毒辣,我也跟著大家輕聲唱,唱著唱著就濕了眼眶。

而宋柯說老狼是他在“我是歌手”這個舞臺上,見到的曾經(jīng)在中國內(nèi)地流行音樂當中,觸過頂棚的人。我想,也許老狼的作品沒有萬曉利、周云蓬他們的作品那么深刻,那么具備現(xiàn)實和批判意義,但他卻是我們這一代人整個青春時代的注腳和釋義。

我不太喜歡大家給他貼這樣那樣的標簽。校園民謠這個標簽我覺得對老狼來講沒有任何意義。我想他自己肯定不愿意大家永遠把他定位在校園民謠上。他后來唱樸樹的《旅途》時說:“《旅途》的歌詞特別像我們一點點長大的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被歲月摧殘,實際上那些激情都已經(jīng)慢慢地消失在推杯換盞、杯光交錯的那個時間里,但本身還是有音樂的激情在里面?!?

記得慶山說老狼最好聽的歌不是《同桌的你》,而是《青春無悔》。這首歌寫于1991 年初,當時高曉松在外流浪了一圈回到北京,找到自己的破吉它時,它只剩下三根弦了,所以就寫了這樣一首九拍的歌。但這樣的一首歌無論是身在青春年少的年紀,還是邁入中年離青春漸去漸遠,每次聽還是會被感動。

要在老狼的歌中選出一首最愛的還真的特別難。《麥克》是我最偏愛的;《虎口脫險》是我坐車時喜歡單曲循環(huán)的;失戀的時候我會聽那首郁冬作詞作曲、老狼演繹的《情人劫》;《青春無悔》不敢聽太多遍,會勾起眼淚;《昨天今天》無論多冷的季節(jié)聽都會一下子覺得溫暖;《藍色理想》多年來總在我沮喪和想要放棄的時候給予我前行的勇氣……

提到老狼和那個寶貴的純真年代,就想提提那些被人們忽略或者遺忘了的音樂人。20 世紀90 年代的民謠不是只有老狼。當時臺灣有侯德健、潘安邦、齊豫、黃大成、劉文正、紅螞蟻等代表性的音樂人。大陸有郁冬、沈慶、葉蓓等,他們和老狼一起創(chuàng)造了20 世紀90 年代的校園民謠浪潮。一代人青春的共鳴在他們的歌聲中被詮釋放大。1995 年老狼推出的《戀戀風塵》這張專輯就是匯集了一大批音樂人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郁冬、曹鈞(也是這個圈子里的重量級人物,鍵盤、貝斯、鼓都很拿手,最擅長電吉他,曾經(jīng)和高旗組過呼吸樂隊,2000 年和楊樂組成藍調(diào)樂隊)、林震宇(曾為老狼的《音樂蟲子》創(chuàng)作詞曲)、黑楠(獨立音樂監(jiān)制、作曲人,寫了老狼的《藍色理想》)等都為這張專輯獻上了非常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是,如今時代風云變幻,一切都不同了,這些音樂人的境遇和現(xiàn)況也千差萬別,相去甚遠。

也許從那個時代走來的人都有一點堅持,愿意堅持自我,活得單純,譬如尹吾,譬如郁冬,他們都特別低調(diào),懂得跟世俗保持適當?shù)木嚯x,不被打擾和改變。和老狼的歌一樣動人的是他和潘茜那段愛情故事。1986 年他們相識,當時老狼在一眾追求對象中脫穎而出,成功開始了和心愛姑娘的初戀。17 歲那年他們牽了手。后來的很多年里他們經(jīng)歷了分分合合,最終攜手邁入幸福的婚姻殿堂。現(xiàn)在孩子五六歲了吧,老狼和潘茜的幸福,就像塵埃里的光,不僅讓他們自己覺得很甜,也讓旁觀者感到由衷地被照亮被溫暖。算來有三十幾年了,一輩子不算短也不長,只夠愛一個人,唱并不多的歌,帶著自由的一顆心旅行到遠方。

時代變了,新民謠來了,民謠樂人變成了全能多面手,要懂互聯(lián)網(wǎng)、懂營銷思維、懂包裝自己。但老狼還是那樣,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唱著歌,做著音樂,過著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們喜歡他不僅僅因為他的歌好聽、打動人心,還因為他是一個內(nèi)心有真實、清澈的東西的人,無論被世俗怎么磨礪、折損,都不改初心,堅持自己一貫堅持的。

他的人和他的音樂作品一樣真實,平易近人,不矯飾,平淡中可諦聽出人生的真諦。他不僅是按自己的節(jié)奏創(chuàng)作、演唱,也按自己的節(jié)奏去生活,去過好從容純真的人生。讀書、旅行、唱歌、愛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活得那么簡單實在。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guān)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