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何謂“懂”音樂?(上)
何謂“懂”音樂?(下)
聽樂與讀樂
傾聽心聲
聽樂之道
奏樂之樂
演釋不是臨摹
演奏是一種發(fā)現(xiàn)
聽昆德拉談樂(上)
聽昆德拉談樂(下)
閱讀馬勒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漢譯本出版前后
達爾豪斯的著述作風
感謝經典
引入音樂西學之意義
讀彼得·基維
文人與樂人的對談
領受古典恩澤
偏激的洞見
診斷音樂: 病理與處方
學術型的普及書
翻譯的硬傷
凡人貝多芬
奇人奇書
古典式平衡
懷念溫先生
獨一無二的音樂心路
時代與個體:琴聲中的二部復調
音樂學愿景
二十世紀音樂學大家
“五四后”的樂壇耆宿
“音樂界的錢鍾書”
“門外”的“內行”
聽Plantinga教授講學有感
通過“經典”達至“教化”
研究生培養(yǎng)思考點滴
藝術升格后的喜與憂
中國音樂評論現(xiàn)況判斷
展望理想的“音樂學生態(tài)”
競技的藝術性與藝術的競技性
價值論隨想
藝術是什么?
談人之“三性”
“美學”不等于“審美”
經典永駐
嗩吶班及其代表的鄉(xiāng)村秩序困境是留給時代的質問
用音樂的眼光看畫
音樂作為人文
世紀末的音樂沉思
中西音樂的文化角色芻議
作曲家的自我意識
“樂”是不是“音樂”?
音樂的質量判斷
風格不僅是形式特征
“Empfindung”≈“awareness”
無言的懇談
嚴肅音樂中的幽默
造訪現(xiàn)代音樂
評判音樂
關于音樂評論
音樂的現(xiàn)實生態(tài)與我們應有的抵抗
德奧音樂的詩哲性
莎士比亞的音樂輻射
創(chuàng)新的藝術策略
“誤入”音樂
憶錢仁康先生二三事
受業(yè)譚師記
春天的故事
文匯音樂緣
以文載樂
切入肌膚“鉛筆頭”
“專業(yè)樂迷”自白錄
音樂講解: 個性比喻與技術觀察
學術的生命感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