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繼》是中國美術史上一部承上啟下的美術典籍。該書詳細地記載了當時的各色文人參預畫事的盛況,最后他用“畫者,文之極也”概括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畫繼》就是一部結構宏偉的歷史畫卷,用紀傳體的筆法,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宏偉的繪畫史詩。本書將以中華書局1985年影遼寧省圖書館藏宋陳道人書籍輔刻本為基礎,參以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國家圖書館藏津逮秘書本、四庫全書本及其它諸本,對《畫繼》進行全面校箋與注釋。
鄧椿,字公壽,四川雙流人?!懂嬂^》是他繼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的續(xù)作。其書之所名之為《畫繼》,是因為唐張彥遠作《歷代名畫記》,起軒轅,止唐會昌元年,宋郭若虛作《圖畫見聞志》,起會昌元年,止北宋熙寧七年。
校注:劉世軍,男,1973年9月生,江西永豐縣人,美術學博士?,F(xiàn)為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美術史論方面的研究。在《美術與設計》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出版專著一部、面向21世紀“規(guī)劃教材”三部,主持部級課題一項、省級課題兩項。
目 錄
序
標 目
●《畫繼》卷第一
○徽宗皇帝
●畫繼卷第二
○侯王貴戚
●畫繼卷第三
○軒冕才賢
○巖穴上士
●畫繼卷第四
○搢紳韋布
●畫繼卷第五
○道人衲子
○世胄婦女(宦者附)
●《畫繼》卷第六
○仙佛鬼神
○人物傳寫
○山水林石
○花竹翎毛
●畫繼卷第七
○畜獸蟲魚
○屋木舟車
○蔬果藥草
○小景雜畫
●畫繼卷第八
○銘心絕品
●畫繼卷第九
○雜說 論遠
●畫繼卷第十
○雜說 論近
自昔賞鑒之家,留神繪事者多矣,著之傳記,何止一書。獨唐張彥遠緫括畫人姓名,品而第之,自軒轅時史皇而下,至唐會昌元年而止,著為《歷代名畫記》。本朝郭若虛作《圖畫見聞志》,又自會昌元年至神宗皇帝熙寧七年,名人藝士,亦復編次。兩書既出,他書為贅矣。予雖生承平時,自少歸蜀,見故家名勝避難於蜀者十五六,古軸舊圖,不期而聚。而又先世所藏,殊尤絕異之品,散在一門,往往得免焚劫,猶得披尋。故性情所嗜,心目所寄,出於精深,不能移奪。每念熙寧而後,游心茲藝者甚眾,迨今九十四春秋矣,無復好事者為之紀述。於是稽之方冊,益以見聞,參諸自得,自若虛所止之年,逮乾道之三禩,上而王侯,下而工技,凡二百一十九人,或在或亡,悉數(shù)畢見。又列所見人家奇跡,愛而不能忘者,為“銘心絕品”。及凡繪事可傳可載者,襃成此書,分為十卷,目為《畫繼》。若虛雖不加品第,而其論氣韻生動,以為“非師可傳,多是軒冕才賢,巖穴上士,高雅之情之所寄也。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不爾,雖竭巧思,止同眾工之事,雖曰畫而非畫。嗟夫!自昔妙悟精能,取重於世者,必凱之、探微、摩詰、道子等輩。彼庸工俗隸,車載斗量,何敢望其青雲(yún)後塵耶?”或謂若虛之論為太過,吾不信也。故今於類,特立軒冕、巖穴二門,以寓微意焉。鑒裁明當者,須一肯首。是年閏旦,華國鄧椿公壽序。
臨安府陳道人書籍鋪刊行
本書以中華書局1985年影遼寧省圖書館藏宋陳道人書籍輔刻本為基礎,參以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國家圖書館藏津逮秘書本、四庫全書本及其他諸本,對每個字的字源以及詩句中所涉及的典故都有詳細的解讀,有些難解的詞,不僅作注,還作疏,盡量使詞句明白易懂。從新的角度拓展了美術史研究領域。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